動物不會說話,獸醫師必須經過詳細的檢查以及詢問,才能根據症狀以及檢查的結果作出診斷以及後續的治療計畫。
皮膚病
造成皮膚問題的原因很多,除了要和醫師充分溝通以外,還要配合皮毛檢查、過敏原檢查、細菌及黴菌檢查,甚至有些需要進行皮膚採樣後才能做診斷。在台灣最常見的問題是皮膚過敏,因為台灣潮濕炎熱,容易造成塵蟎、細菌、黴菌等過敏原滋生,過敏的問題控制不易,須從生活照顧以及飲食方面同時進行,才能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腎臟泌尿系統
主要分為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若這些器官發生問題,常見的臨床症狀為嘔吐、食慾不佳、排尿次數增加並可能伴隨有血尿的發生,有些甚至可能會出現尿不出來的狀況,以上這些狀況都建議提早就診,獸醫師會根據問診、觸診、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及影像學的檢查以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
呼吸系統
大部分呼吸系統出現問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鼻涕、鼻膿、咳嗽、喘等,但這些症狀也需要與牙齒的問題、心臟問題、腫瘤等疾病進行區分,因此除了聽診以外,也須仰賴X光攝影、電腦斷層甚至是進行氣管灌洗以及細菌黴菌培養才能夠確切的診斷出問題所在。
肝膽系統
當肝膽系統出現問題,動物最常出現嘔吐、食慾不佳,嚴重的則會出現黃疸、腹水等症狀。獸醫師除了血液檢查以外,也會進行影像學檢查、細胞學檢查、腹水檢查等來確認病因。
內分泌
內分泌疾病是較不易被診斷的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多渴多尿、腹圍膨大、毛髮稀疏、下痢、食慾不佳,在貓可能還會出現消瘦、嚎叫等症狀,如果有疑似的情況,則建議進行內分泌檢查、血液檢查以及尿液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控制。
消化系統
如果毛孩出現嘔吐、下痢、過度流涎等狀況,則要考慮跟消化系統出現問題有關,常見的問題如腸道寄生蟲感染、腸胃炎、異物阻塞、傳染病、胰臟炎等,除了血液檢查、糞便檢查以外,影像學檢查也能幫助獸醫師進行更好的診斷。
健康檢查專案
健康檢查包含了理學檢查、血液檢查、尿液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毛孩年輕的時候建議1-2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隨著年紀增長則建議縮短到每半年到一年。定期的健康檢查讓主人以及獸醫師能夠更好的掌握毛孩的健康狀況。